歐妮報報|風機成本上升推動風機製造商的訂單和財務表現增加.Ørsted 和 Equinor 獲選 1.7 GW 紐約離岸風電合約.前川普政府對風機的反感導致美國風電量 25 年來首次下降
歐妮報報|風機成本上升推動風機製造商的訂單和財務表現增加.Ørsted 和 Equinor 獲選 1.7 GW 紐約離岸風電合約.前川普政府對風機的反感導致美國風電量 25 年來首次下降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風機成本上升推動風機製造商訂單及財務表現上漲
隨著風電市場環境改善,美國聯邦稅收抵免推動了一波新合約的簽訂,主要風機製造商的訂單量在 2023 年得到大幅成長。
歐洲與美國 4 大風機製造商在經歷了殘酷的通貨膨脹和供應鏈中斷時期後,逐漸恢復營利並奠定基礎,所取得的 45.9 GW 新訂單,相較2022年增長了 44%。
丹麥風機製造商 Vestas 繼 2022 年虧損 11.5 億歐元後,2023 年全年營業利潤達到 2.31 億歐元。德國 Nordex SE 在 2023 年實現了 EBITDA[1] 水準的收支平衡,此前一年虧損了 2.44 億歐元。
|Ørsted 和 Equinor 獲選 1.7 GW 紐約離岸風電合約
Equinor 的 810 MW Empire Wind 1 和 Ørsted 的 924 MW Sunrise Wind 離岸風電專案在紐約第 4 次離岸風電招標中獲得臨時合約。紐約州長 Kathy Hochul 表示,這些項目總計超過 1.7 GW 的乾淨能源,預計 2026 年投入運營,將成為紐約州 35 年來最大的發電項目。
位於紐約海岸 15 英里的 Empire Wind 1 和位於長島東部以東 30 多英里的 Sunrise Wind 專案,已取得了大多數聯邦和州許可,其中 Empire Wind 1的建設和營運計劃已獲得內政部海洋能源管理局 (BOEM) 最終許可批准。
在合約期限內,得標的離岸風電專案的加權平均總開發成本為 150.15 美元 / MWh,與最新市場價格持平。Empire Wind 和 Sunrise Wind 此前曾以每 83.3 美元 / MW 的價格簽訂合約,但後來取消了合約轉而以更高的價格重新競標。
|前川普政府對風機反感導致美國風電量 25 年來首次下降
在 2023 年,美國公用事業規模的風能發電量出現 25 年來的首次下降,起因是美國前總統川普認為再生能源為不可靠的電力來源,與現今極力消除化石能源的拜登政府持相反意見。
美國電網在上個世紀主要依賴煤碳能源,拜登政府設定國家目標 2035 年實現零碳電網。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的最新數據,2023 年再生能源占美國發電量的近 23%,創下新紀錄,太陽能的增長抵消了風能、生質能和水力發電的疲軟表現。
根據 EIA 在 2024 年 2 月電力月刊的數據顯示,去年風電發電量為 425.2 GWh,而 2022 年為 434.3 GWh,約佔全國電力結構的 10%,低於 10.2% 。截至去年第三季末,美國營運的陸域風電裝置容量為 146.7 GW,高於 2022 年底的 144.2 GW。
根據 EIA 的數據,太陽能發電量佔全國電力總量的 5.6%,與水力發電量相當,約佔煤炭發電量的三分之一,佔 15.6%。天然氣是租賃能源,佔 42.4%。
Note: [1] 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的獲利 (EBITDA),英原文為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指的是「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用來評估公司核心獲利能力的指標。
參考來源:S&P Global|renews.biz|recharge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