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全球離岸風電高峰會|精華影片系列 台灣維特斯 (Vestas Taiwan)

-2022 全球離岸風電高峰會|精華影片系列 台灣維特斯 (Vestas Taiwan)

2022 全球離岸風電高峰會|精華影片系列 台灣維特斯 (Vestas Taiwan)

發布時間: 2022-10-17
閱讀文章

 

克服臺灣面臨的離岸風電三難困境:台灣維特斯 (Vestas)的 4-4-4 計劃

|Alex Robertson, Country Manager at Vestas

 

臺灣對於再生能源轉型積極,在規模和進度上,更多在推動本土化力度和成本控制層面。沃旭能源在 2021 年提出了臺灣離岸風電開發 Trilemma of offshore wind 的三難困境,在臺灣,推動離岸風電面臨三個困難的要素:第一,高標準的本土化限制(有些項目,是全球少數限制最高的);第二是項目規模受限,僅 500MW;第三是,躉購費率上限僅台幣 2.49 元。

Vestas 十分專注積極解決這個困境,與業界企業齊心,希望能在臺灣的三難困境中尋求解決方案,為此 Vestas 提出了『發-發-發計畫 (4-4-4 plan)』,盼望一步一步地解決現行產業問題。

「500MW 的規模項目,顯然不是符合趨勢。以歐洲的離岸風電項目為例,幾乎都是超過 1GW 的項目,有些甚至達兩倍。規模受到開發上限限制的情況必須要有所改變,我們建議應將 500MW 上限改成 1GW,第一個『發 (4)』,我們建議開發四項規模各 1GW 的離岸風電項目。」Alex Robertson,現任 Vestas 總經理表示。

Alex 相信,以此基礎之下以及現有產業鏈的情況下,產業可以開發四項 1GW 的離岸風電項目,且以更低的成本做到。

 

20221017_0007.jpg (297 KB)

  

第二個『發 (4)』,指的是躉購費率的價格。

Alex 指出:「業界沒有辦法以躉購費率 2.49 元的價格去開發任何一項離岸風電項目,不論是以何規模,費率需要提升,杜絕業界臆測的氛圍。」 Vestas 建議標價格最高應該提高至 4 元,如此一來更有助業者在穩定的競標機制中發展。

最後一點則是關於在地化政策,目前臺灣部分供應鏈廠商壟斷市場,而且是臺灣目前「唯一」的供應鏈。Vestas建議,第三個『發 (4)』,建議臺灣至少要開放四家以上供應鏈廠商,使在地化項目具備選擇性。

「市場壟斷無法提供足夠的誘因,促使廠商競爭進而降低成本,並提高出口競爭力。」 Alex 說。

「業者應可自主選擇哪些項目需要在地化,並予以加分,就如同全球其他國家的在地市場一樣。如此一來既能達到相同程度的在地化,又更能選擇出有競爭力的項目交付。我們一起讓臺灣離岸風電產業充分發揮其潛力,臺灣的風電潛力是非常龐大的。」 Alex 表示。

更多相關文章

EnergyOMNI 全能源 I Enera Media Ltd. 恩能新元傳媒有限公司

立即訂閱,加入淨零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