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OMNI能源觀測站I 臺灣離岸風電市場觀察 (3 月)

-I OMNI能源觀測站I 臺灣離岸風電市場觀察 (3 月)

I OMNI能源觀測站I 臺灣離岸風電市場觀察 (3 月)

發布時間: 2023-03-14
閱讀文章
專欄文章

臺灣離岸風電近期剛完成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選商行政契約公布,讓各家開發商埋頭準備相關程序,期盼盡早完成行政流程,加速風場建設。然而未來離岸風電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偏多,尤其影響區塊開發第二期選商作業與浮動式示範風場,未來需多留意市場變化。

 

No4_OTE_7.webp (79 KB)

 

風向預測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第二期 (3.2) 作業將延至年底辦理、結果待 2024 年 1 月大選後才會公布。

.浮動式示範風場說明會今年 3 月舉行,由於涉及躉購費率,需待費率訂出後,能源局選商作業才會進行,預估選商延至明年第二季辦理。

.區塊開發 3.1 選商的 6 家得標業者最遲應於今年第二季簽署行政契約,據悉其中部分開發商猶豫中。

 

離岸風電市場近況

  經濟部 2023 年分別在 11 月及 12 月公布選商結果及風場排序,確定離岸風場將持續往下走,過去開發商反應行政契約罰則過於嚴苛,經過多次調整後,正式版行政契約最終甫於今年 2 月下旬公布,能源局也宣布開發商必須在3 個月內完成行政契約簽署,也就是在 5 月下旬前完成程序並繳交履約保證金,屆時剩餘風場容量及風場邊界位置,就能進一步確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外界關注度最高屬 CIP 位於台中外海的渢妙風場,該計畫劃設 1.8GW,但於 3.1 期競標中僅獲配 500MW,意即有將近 1.3GW 的開發容量將留待3.2 進行選商,因此其他開發商要求能源局儘速公布3.2 選商規範,然而官方回應維持待行政契約簽訂後公布。

  雖然3.1 競標結果有顯著進度,3.2 選商規則及國產化內容則陷入膠著。以往媒體報導3.2 選商草案會比照 3.1 在 5 月公布,9 月底進行選商收件,但因 3.1 選商作業程序延後,加上經濟部對於現行選商規則可能略微調整,在大方向不變、細節略調整下,整體選商時間預估將延至今年年底截止收件,而選商作業程序及結果公告會延至 2024 年臺灣總統大選之後,甚至不排除基於看守內閣不做重大決策之慣例,待2024 年5 月新總統上任後,才會公布選商結果。

  另外,3.1 幾度引起爭議的的風場容量上限之問題,過去歐洲商會(ECCT)倡議希望提高整體容量至4GW,分兩年度進行分配,相當於分年度容量從 1.5GW 提升至 2GW。但依能源局目前態度及後續併網容量不足問題,整體維持 3GW 的可能性較高。

不過在單一開發商獲配容量上限可能從 500MW 提高到 600~800MW 的情況下,意味得標者將減少,預計從現行6 家減少為4 家,分配方式擬以,會依風場選商排序來獲配開發權,但維持單一風場 500MW 的容量上限為基本原則。舉例,開發商 A 在第一輪獲配風場 a 的 500MW,後續順位第二風場b 由開發商B 獲配,順位第三的風場 c 同屬開發商 A,相當於開發商 A 拿下風場 a 及 c ( 僅餘100~300MW 的容量),開發容量獲配額滿。

據悉,單一開發商可獲配容量提高,已引起部分開發商不滿,認為會造成贏者全拿的問題,對 於後續風場融資及銀行借貸造成影響,並打亂市場平衡,希望主管機關維持 3.1 之容量上限,相關意見正在陳述中,經濟部對此表達正在蒐集各方意見,還未做出正式決定,僅透露出業界歧異太深無法聚焦,需再與各方溝通找出共識,才會繼續往下走,不會貿然推動。

關於浮式風場開發

  浮動式風場建設上,1 月下旬經濟部才剛舉行說明會,取消風場容量上限,並把獲配開發商家數從 2 家改為 2 家得視情況增加 1 家,讓浮動式風場開發較具可行性,但容量上限提高有開發商表達支數再少也要參與,並質疑外國風場規劃形式,不一定適合臺灣海域,應逐步邁進測試,穩健發展。

  在浮動式建設上,RWE 喊出希望要大型化設置才有足夠測試數據,希望風場設置支數至少要有 6 支甚至 12 支,方能透過陣列式風場之組成,完備風場建設數據,以利未來風場建設。

  但另一派開發商則認為,單一風場測試數據僅限當地,且臺灣海況落差大,海床條件差異更 大,應廣設小型風場來多元測試,才能獲得符合在地風場的數據,並且引入本地產業,才能讓離岸浮式風電產業走遠走穩。

  對此經濟部回應,由於目前業界對於風場容量大小、風機支數、併網時程意見分歧,需凝聚 各家共識後才會再往下推動,且另外也因浮動式風場牽涉躉購費率,需要有明確數據來佐證開發成本及相關風險,目前仍待開發商提供資料來進行試算,因此整體計畫推動沒有確切時程。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能源局都是在年底進行下一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審議,12 月公布躉購費率草案並舉行公聽會,若產業有疑義,則在會議中表達並提供參數,以利審議委員來調整躉購費率。據悉,能源局希望業界能盡早提供,在草案推動前就先讓委員多方討論,訂出合適的躉購費率,後續也不排除會有相關示範政策協助開發商進行浮動式示範風場的建設。

不過,由於 2024 年初將進行總統大選,再生能源躉購費率的訂定勢必引發各界關注,因此浮動式費率的訂定有很大機會受選舉影響,甚至讓官方以資料不足需多方探究,讓浮動式躉購費率恐再延一年討論,屆時浮動式計畫最遲延至 2024 年底訂出後,才可能繼續往下推動。

 

No4_OTE_5.webp (77 KB)

第二階段各風場建置情況

 

回顧各家風場建設狀況:

 

.沃旭能源大彰化西南第一階段已經完成安裝、大彰化東南風場仍有 30 支以上待今年完成。

.CIP 彰芳西島風場,彰芳風場去年目標完成 10 支風機完整安裝及所有水下基礎安裝,因疫情影響及船期、船員等因素,去年僅完成 5 支風機水下基礎安裝,最終僅 1 支風機併網發電,力拼今年全數安裝,CIP 已協調伯威海事(Boskalis)調度增加 2 艘運輸船,加快打樁及安裝 水下基礎速度,惟世紀風電供應水下機基礎是否能如期如質交貨,成風場建設關鍵。

.允能風場因接連在打樁作業時發生滑樁事故,嚴重耽擱風場建設,同時又觸發銀行團減債風暴,近期已完成增資,但風場建置仍可能延至 2025 年才會完成。

.海能風場(F2)1 月完成最後一座風機機艙安裝,已於 3 月 21 日全數併網,完成風場建置最後一哩。

更多相關文章

EnergyOMNI 全能源 I Enera Media Ltd. 恩能新元傳媒有限公司

立即訂閱,加入淨零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