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源|第七期-虛擬電廠與循環經濟 強化臺灣電網韌性及電力去碳化 擘劃臺灣產業新思路

開啟全面淨零時代
全能源|第七期-虛擬電廠與循環經濟 強化臺灣電網韌性及電力去碳化 擘劃臺灣產業新思路
-
出版日期2025/03/16
-
語言繁體中文與英文
-
頁數139
-
支援裝置
詳細介紹
目錄
|編者的話 Preface
|扉頁 Forward
虛擬電廠與循環經濟
強化電網韌性及電力去碳化
TAEDT·EnergyOMNI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綠色成長戰略 翻轉臺灣永續新思維
專訪環境部部長 彭啓明
再生能源極大化:臺灣能源轉型的藍圖與挑戰
專訪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暨國科會政務副主委 林法正
穩定供電與能源轉型:台電推動虛擬電廠發展的創新作為
專訪台灣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兼數位長 吳進忠
|主題專欄Insight on Electricity
低碳、低價、高彈性虛擬電廠:智慧城市能源循環的新引擎
專訪億鴻系統科技董事長 張家豪
從單向到雙向 森耀能源的全綠能願景與技術創新
專訪森耀能源董事長 簡森垣
以循環經濟驅動美食產業綠能革命
曉鹿鳴樓的永續創新之路
專訪曉鹿鳴樓創辦人暨董事長 曾隱舜
多線佈局 多贏策略 永雋科技的ESG願景與全球戰
專訪永雋科技總經理 曾慶文
低谷逆襲、跨界創新:奇異果能源的智慧能源平台
專訪奇異果能源執行長 黃偉哲
臺灣本土驗證龍頭亞瑞仕 「零錯誤」跨產業推動循環經濟
專訪亞瑞仕國際驗證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陳勁宇
|關鍵專題 View in Spotlight
從蒸汽火車到摩托車 — 孤島型電網轉型的挑戰與機遇
專訪 Reactive Technologies 營運長 克里斯·基梅特 (Chris Kimmett)
離岸風場電力設計與電網規範符合性的整合方法
—來自 Philip Johnson、Jonathan Horn 與 Omer Guksu 的見解
|管理視野 Management Perspective
全球能源新格局下的臺灣市場:OEG的未來佈局
專訪OEG亞太區總監 吳國綸 / OEG 亞太區商務總監 劉伃芝
從小型示範風場到百萬瓦級商業化風場
Flotation Energy應對深水域風能開發的挑戰 推動全球風電產業發展
專訪福挺綠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運輸及安裝技術總監 摩根·威爾森
達德在臺 20 年挑戰不斷 豎起陸風里程碑
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 曾葳葳
|專家視角 Pro Perspective
我的 2024 年 APAC 離岸風電市場總結
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離岸風電營運發展總部董事長 倪邇思
|特別專欄 EnergyOMNI Exclusive Colum
八年的離岸風電產業臺灣學到了什麼?
唯有具備國際競爭力 國產化政策才有意義
吳心恩
連接遠見與機會:淺談跨國海底電纜
詹姆士的測風塔
船上工作中一段登上時代雜誌的事實記錄
田文國
本期精華介紹
EnergyOMNI|全能源中英雙語雜誌
近期,臺灣能源轉型的議題持續升溫,不論是政府政策的新突破、產業技術的革新,或是跨界整合的創新案例,都展現出一股改變未來能源生態的強勁動能。本期《TAEDT.EnergyOMNI》以「虛擬電廠與循環經濟:強化電網韌性及電力去碳化」為主軸,精心策劃了一系列專訪與專題,從政府高層到學界專家,再到業界領袖,共同探討在再生能源市場比重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臺灣如何有效應對電網安全、電力去碳化及能源轉型等諸多挑戰。封面故事中,我們專訪了環境部部長彭啓明,從綠色成長戰略的高度,展望臺灣未來的永續新思維;國立中央大學教授暨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以長年兼任台電常董的觀點為我們勾勒出臺灣電價與再生能源極大化的藍圖與挑戰;而台電公司在穩定供電與推動虛擬電廠發展上所展現的創新作為,透過吳進忠副總的分享,也讓我們看見傳統產業在新時代下積極轉型的決心。
在「主題專欄 Insight on Electricity」專題中,從低碳、低價且高彈性的虛擬電廠,透過億鴻系統科技張家豪的觀察,如何成為智慧城市能源循環的新引擎,到森耀能源簡森垣分享從單向到雙向的能源互動演變、以及循環經濟驅動下,曉鹿鳴樓的美食產業綠能革命,每一則專訪都呈現出臺灣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的多元實踐與前瞻布局。此外,永雋科技、奇異果能源與亞瑞仕等業界先驅的跨產業、跨領域創新案例,更彰顯出企業如何在挑戰中尋找新機遇,推動整體生態系統的進步。
「關鍵專題」部分,我們邀請 Reactive Technologies 等專家解析孤島型電網轉型的挑戰與機遇,同時集合了離岸風場電力設計與電網規範符合性的整合方法,為讀者帶來技術與規範並重的深度解讀。管理視野板塊則聚焦於全球能源新格局下的臺灣市場動態,從 OEG 亞太區代表的前瞻戰略、wpd 董事長曾葳葳,到 Flotation Energy 從示範風場到百萬瓦級商業化風場的實務案例,皆彰顯出臺灣在全球能源版圖中的積極佈局與大膽嘗試。
此外,專家視角中,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離岸風電營運發展總部董事長倪邇思所做的 2024 APAC 離岸風電市場總結,以及 EnergyOMNI 獨家專欄對臺灣離岸風電產業八年來經驗與挑戰的反思,都為本期內容增添了更多國際化與前瞻性的觀察。連接遠見與機會的跨國海底電纜探討,與船上工作登上《時代》雜誌的真實記錄,更讓我們看到能源產業背後那些動人而實在的故事。
本期的封面仍然維持全能源的風格,從舒惟的畫,我們看到臺灣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轉型時代,多元能源、虛擬電廠與循環經濟正悄然重塑臺灣乃至全球的電力生態。感謝所有支持與參與本期策劃的政府、學界及業界夥伴,讓我們共同見證並推動這個充滿變革與希望的能源新時代。
封面小故事
作者:詹舒惟
一起開展 Power-to-X 超酷新計畫!
海上的風車、浪花和太陽一起用來發電,
把用不完的電力變成氫氣或其他燃料,
讓大家可以更方便儲存和使用,
跟著小小超人一同冒險創造更多綠色能源,
讓地球就能更快變得乾淨又健康!
全.能源 EnergyOMNI
傳遞淨零相關知識,並結合全新面向、主題及人物,以更全面的視角,使讀者瞭解海內外為推動淨零目標而努力的產業平台。《全.能源 EnergyOMNI》之名,亦隱含 EnergyOMNI 希望從能源角度實現淨零目標的願景。
其他人也看了...
御風任務|第一章-計畫啟動

全能源|第二期-淨零目標下的能源管理之路

御風任務|第五章-安裝風力發電機

全能源|第六期-臺灣再生能源市場的永續發展目標 虛擬電廠與分散式電源的韌性與去碳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