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境內數項離岸風電計畫因輸電網絡不足「不獲許可」引發失業擔憂

May. 07 2024

韓國境內數項離岸風電計畫因輸電網絡不足「不獲許可」引發失業擔憂

Share

1_54KB.webp (55 KB)
(圖片來源:Doosen)

近來韓國電力委員會進行了審查,但大多數都以「無法併接風電」為由被拒絕。從國內公共能源公司轉移到國外風電公司的勞力大多是韓國人。由於缺乏輸電網絡,業界擔心若目前的情況持續下去,韓國新的離岸風電計畫紛紛未能獲得批准,該產業將出現大規模失業。

風電相關業者表示:「離岸風電在計畫初期推廣時是能夠併網的,但隨著輸電網絡短缺,被拒絕的案例越來越多。」輸電網路短缺是近期內難以解決的問題,恐導致新建離岸風電項目,以及現有核電廠、燃煤電站、太陽能發電設施出力受限。據此,業內預測今年底或明年初將出現大規模重整。

韓國風能產業協會處長崔德煥表示:「韓國市場對海外風電公司的吸引力已大幅下降。若截至今年底或明年初項目持續失敗,相關人才將會流失。」

他表示,《離岸風電特別法》仍未能獲得國會通過。「我希望此法能在第22屆國會中再次討論,作為一項真正可以幫助企業的法案。畢竟能源需求隨著時代而變化,企業確實面臨艱巨挑戰。」

2023 年 1 月,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 (Ministry of Trade, Industry and Energy, MoTIE) 公佈了《第十次電力供需基本計劃》,提出政府的風電目標為 2030 年 19.3 GW 和 2036 年 34.1 GW。然而截至 2023 年底,韓國風電裝置容量為 1,970.365 MW,僅佔發電設施總裝置容量(約 137,300 MW)的約 1.4%,佔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約 11.5% 裝置容量(約 15,796 MW)。 2023年新增裝置容量為 169.3 MW(陸地和海上合計),僅比前一年新增容量(94.8 MW)略有成長,整體仍處於市場發展初期。目前已安裝離岸風電設施 11 座,裝置容量約 150.5 MW。

由於離岸風電是一項在業務開展初期即需投入大量資金,並需要 20 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回收的產業,因此需要在財務和工程方面具備先進的風險管理能力。因此,國外大型風電公司一直涉略國內能源相關人才,並提供高額薪酬來尋求業務發展。然而由於意外的系統短缺問題,國外開發商也面臨著失業風險,因為業務許可證本身可能會因此被拒絕。

電力委員會官員表示:「企業看到政府的碳中和政策後才開始努力,但不幸的是,因政府忽略了輸電網絡的擴張,導致業者陷入困境。政府需要制定特別法來擴大傳輸網絡,但目前尚無任何進展。他補充表示:「韓國電力公司 (Korea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 KEPCO) 曾提出一項特別法案,但 MoTIE 並沒有做出任何努力說服財政部或國會投資資金。執政黨甚至在 KEPCO 的自救計劃中加入了一項減少輸電網絡投資的條款。我們應慎重斯考這些參與其中的企業運營者所扮演的角色。」

參考來源:에너지경제(m.ekn.kr) / by Jeon Ji-Seong

EnergyOMNI 全能源 I Enera Media Ltd. 恩能新元傳媒有限公司

立即訂閱,加入淨零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