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妮報報|離岸風電市場低迷導致韓國 CS Wind Offshore 丹麥基地裁員.中國風光裝置量首次超越火力發電.日本首座駁船型浮式風電機組投入商轉

Apr. 29 2025

歐妮報報|離岸風電市場低迷導致韓國 CS Wind Offshore 丹麥基地裁員.中國風光裝置量首次超越火力發電.日本首座駁船型浮式風電機組投入商轉

Share

20250429_OMNI_01_CH_0.webp (58 KB)

|離岸風電市場低迷導致韓國 CS Wind Offshore 丹麥基地裁員
韓商 CS Wind Offshore 宣布,其位於丹麥歐登塞港 (Odense Port) 林多 (Lindø) 的旗艦級離岸風電單樁式水下基礎製造基地,將裁員約 220 名員工。儘管公司剛完成產能擴充,但市場情況惡化,工廠長期閒置,大多數員工面臨失業。

公司指出,離岸風電專案遭遇「政治干預與不利商業條件」衝擊,導致整體營運困難。此一打擊發生在 CS Wind 於 2023 年收購丹麥 Bladt Industrie s後不久,該併購案原被視為其進軍全球離岸水下基礎市場的關鍵擴張舉措。

|中國風光裝置量首次超越火力發電
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的數據,中國 2025 年第一季新增太陽光電和風電裝置容量共達 74.33 GW,總容量達到 1,482 GW,首次超過火力發電的 1,451 GW。中國在 2024 年新增 357 GW 太陽光電和風電裝置容量,不僅創該國紀錄,也是美國新增容量的 10 倍,提前 6 年達成了 2030 年原訂 1,200 GW 目標。

儘管再生能源發展迅速,燃煤仍在中國能源結構中扮演著核心角色。根據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 (CREA) 和全球能源監測機構 (GEM) 發布的報告,2024 年中國建設 94.5 GW 的新燃煤電廠,佔全球新建燃煤電廠的 93%。同時,煤炭產量也從 2020 年的 39 億噸增長至 2024 年的 48 億噸。

|日本首座駁船型浮式風電機組投入商轉
日本 3 MW「響」(Hibiki) 浮式風力發電機組開發商近日宣布正式投入商轉。「響」是日本首個駁船式浮台浮式風電系統,採用 Aerodyn SCD 3 MW 雙葉片風機,安裝在 Ideol 開發的阻尼池 (Damping Pool) 浮台,為日本第一座鋼製駁船式浮式風電機組,也是日本第二個成功實現商業化的浮式風電專案。

專案是由日本新能源與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 (NEDO) 主導,投資者包括 Renewable Japan、KEMCO、Gojin Group 以及中國電力 (Chugoku Electric Power),並由 Glocal 公司負責營運。示範計畫於 2024 年 3 月底結束後,由 Glocal 接手成立響浮動式風力發電公司 (Hibiki Floating Wind Power, HFWP) 來管理和營運風場,負責日常運維工作。3 MW 風機所產生的電力將供應給九州電力公司 (Kyushu Electric Power Company)。

參考來源:Recharge|Energy News|Offshorewind Biz

EnergyOMNI 全能源 I Enera Media Ltd. 恩能新元傳媒有限公司

立即訂閱,加入淨零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