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線佈局 多贏策略 永雋科技的 ESG 願景與全球戰略

多線佈局 多贏策略 永雋科技的 ESG 願景與全球戰略
釩液流電池因其先天特性不會起火燃燒,且壽命極長,更具環保價值,其 99% 以上的材料可回收再利用。
自 2022 年正式成立以來,永雋科技在總經理曾慶文的帶領下迅速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永雋科技最初是由永彰科技與博能科技合資成立。我們在 2015 年從節能業務起步,逐漸拓展至系統整合,並關注全球虛擬電廠產業的快速興起,於 2019 年切入儲能市場。」曾慶文回顧成立初衷時表示,兩家公司多年的產業經驗、技術基礎與資源網絡,成為永雋科技奠基的重要能量。雖是新創企業,卻蘊含了豐富的資源與技術底蘊。
「許多公司對於我們代理的鋰電池和釩液流電池等產品非常有興趣,也有多家上市櫃公司主動接洽進一步合作。其中,永彰不僅提供資金支持,更願意投入團隊資源,這讓我們最終選擇與其合資。從洽談合作到決定成立合資公司,我們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充分展現了雙方的共同目標與高效行動力。」曾慶文說道。
永雋聚焦於兩大核心業務:淨零建築和能源相關領域。「淨零建築是首要項目,我們得到了寶佳機構、其他建商及合作夥伴的鼎力相助。目前,我們的營收已逐步顯現成果;2025 年已接單及設計中的案件總額超過 7 億新台幣,未來幾年預計會持續倍數成長。」曾慶文表示。
初期,永雋以臺灣市場為核心,但也接受到來自東南亞多國、澳洲及英國等企業的合作邀約。「未來兩年,我們將逐步完成能源與淨零建築的整合,並進一步布局國際市場。我們希望在淨零碳排、發展虛擬電廠以及 ESG 的全球循環經濟趨勢下,為地球及社會貢獻力量,同時能兼顧到國家、客戶、員工等多方利益,實現多贏的局面。」曾慶文強調,這不只是企業經營的理念,更是一種必須落實在日常的營運與決策中的行動指南。
永雋科技總經理 曾慶文
多元佈局 從產品代理到自主研發與投資
永雋科技成立後,便鎖定「從創能、節能、儲能、系統整合、環保型氣體絕緣開關、淨零建築等領域為第一階段目標」,並持續跨足其他相關領域。公司除了取得多項國內外廠商的代理與技術移轉,也同步著手進行自主研發和策略投資,以掌握最關鍵的核心資源。
「我們的布局看似非常多元,但都是鎖定淨零碳排及 ESG 相關領域,以及循環經濟、邁向虛擬電廠發展的共同目標。」曾慶文概括永雋科技的主要業務。
永雋科技在淨零建築服務方面,特別著重「淨零/智慧建築」與「智慧家庭」兩大領域。「現階段在淨零/智慧建築領域,永雋科技整合了淨零/智慧建築管理系統、社區弱電系統[1] 、Busway 匯流排[2] 、電動車充電樁,以及 EMS 電能管理系統等多項技術,同時也涵蓋行動通訊改善、電動車防火毯、門禁對講機監視系統以及分散式虛擬電廠等解決方案。」
在智慧家庭方面,永雋科技的服務藍圖涵蓋電子鎖、防霾紗窗、新風機和濾水器等產品,並持續開發更多解決方案,以確保住家可以在舒適便利的同時,兼顧ESG永續發展的理念。透過這些服務與產品的整合,住宅生活得以與循環經濟、淨零排放的目標相輔相成。
至於能源服務領域,永雋科技同樣具有深厚的專業基礎。「我們不僅是 Panasonic 鋰電池儲能系統的代理商,還為 EPC(工程總承包)與 SI(系統整合)廠商提供整合化服務,包括開發專屬的 ESS 控制器及儲能櫃,打造客製化的儲能解決方案。同時,自 2022 年起,永雋科技與 INVINITY 積極洽談合作,並於 2022 年 12 月正式取得其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的銷售代理權,並於 2024 年 2 月正式取得生產授權,可在全球大多數區域銷售及生產,積極朝向虛擬電廠生態系發展。」曾慶文說明。
鋰電池因其潛在的危險性和相對短的使用壽命一直備受批評,特別是在 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議題上更是面臨挑戰。曾慶文進一步說明,鋰電池的回收比例過低,使其在環保方面不具優勢。相比之下,釩液流電池因其先天特性不會起火燃燒,且壽命極長,更具環保價值,其 99% 以上的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在循環經濟的趨勢下,使具備碳足跡管理及 ESG 報告優勢的釩液流電池成為極具吸引力的選擇。
永雋計劃在臺灣建立完整的上游供應鏈,投入釩液流電池模組的生產,將臺灣打造為全球製造中心。「我們與原廠溝通後發現,鋰電池與釩液流電池並非競爭關係,而是互補的技術。鋰電池屬於功率型,適合短時間、高輸出功率的需求;而釩液流電池則屬於能量型,適合長時間、穩定輸出的需求。不同的應用場景需要不同的儲能解決方案,因此我們推出了一個混合式儲能方案(Hybrid ESS),將鋰電池與釩液流電池結合應用。」曾慶文強調。
目前,永雋已在臺灣中部開始實施併網型混合式儲能項目,並計畫於今年完成該案場的建設。「在兩年前,我們便在桃園觀音實現了表後混合式儲能技術的應用,成為臺灣少數將此技術落地的企業。」曾慶文補充。
另一方面,在環保型氣體絕緣開關(ECO C-GIS)領域,永雋科技致力於開發能夠取代六氟化硫(SF6)的新型開關設備。氣體絕緣開關(C-GIS、RMU)在電力系統中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而 SF6 是目前已知危害最大的溫室氣體,其 GWP(全球暖化潛勢)為 CO₂ 的 23500 倍以上,對環境衝擊極大。因應國際間自 2026 年起逐步停止使用 SF6 的趨勢,永雋科技已與國外知名重電設備製造商簽訂技術移轉 MOU,計畫自行設計並生產符合臺灣及東南亞規格的環保型氣體絕緣開關。
多線作戰 多領域挑戰中的堅持與突破
「新創公司要切入市場本就不易,我們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面對多個領域的挑戰。」曾總經理坦言,面臨淨零建築推廣、鋰電池價格波動、釩液流電池技術授權談判、環保型氣體絕緣開關技術合作等多條戰線,壓力前所未有。
在淨零建築的推廣過程中,永雋科技首先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消除建設公司對於新技術的疑慮。「由於建築產業的週期漫長,每個專案都必須經過多方評估、審核。」曾慶文表示,永雋科技花費一年多的時間,與潛在合作夥伴反覆溝通,才成功打入市場。
在鋰電池市場方面,由於大陸電池產業競爭激烈,全球鋰電池價格持續下跌。「公司當時的既有庫存為此面臨減損,對財務報表造成直接壓力。我們仍選擇在儲能市場保持長遠視野,持續投入資金與資源,確保未來在該領域能具備足夠的競爭優勢,甚至投入到更前沿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曾慶文回顧當時的狀況。
相較於國外的積極布局(如歐洲、英國、法國等地),他認為臺灣在混合式儲能的發展仍然起步較慢。國外的研究顯示,隨著電動車充電站,尤其是快充站的普及,對電網的衝擊越來越大。傳統電網的調度方式較為單一,例如工廠用電時間與地點相對固定,因此調度清晰。然而,電動車充電站需求的不確定性(如使用時間與地點的不固定性),將給輸配電系統帶來巨大挑戰。
如果未來在分散的充電站或變電所設置混合式儲能系統,根據需求動態調度功率型或能量型儲能,不僅能有效減輕電網壓力,也能提升整體效率,這正是虛擬電廠(VPP)的一部分。「目前,歐洲與中國大陸都已經投入測試和應用,而臺灣只有我們公司率先展開混合式儲能的實際應用。」曾慶文以充滿驕傲的口吻說道。
釩液流電池是永雋科技投入心力多年的主力專案,從 2022 年 12 月正式取得 INVINITY 的銷售代理權,到 2024 年初正式獲得製造授權,過程並不輕鬆。「我們必須展現堅定的決心與高度企圖心出來,不斷與 INVINITY 高層磋商。合約確立後,隨之而來的廠址選擇、廠房租用、工廠登記、產線規劃與設備選購等環節皆相當複雜,我們就是一步步克服各種困難。」曾慶文表示。
至於環保型氣體絕緣開關(ECO C-GIS)方面,永雋科技在多年持續溝通下,於 2024 年終於與日本及德國的重電設備製造商分別簽訂合作協議書,並完成整體產線的規劃與設計。公司在前期即投入大量的技術研究與準備,再加上與合作方過去累積的互信基礎,使此專案能順利推動,預計於 2026 年進入試產。
分散式儲能與虛擬電廠的推行是大勢所趨,單靠集中式電網的資源,無法滿足未來能源調度的靈活性與效率需求,而民間擁有豐富的資源,若能妥善利用,將成為最佳的補充力量(左圖為釩液流電池系統電解液品質取樣;右圖為 Hybrid 儲能系統_鋰電池+釩液流電池_案場)。
從國內實驗到海外布局:永雋科技的全球化戰略
「我們計劃在臺灣中部建置結合鋰電池(Panasonic)與釩液流電池(INVINITY)的併網型混合式儲能系統,參與台電的增強型動態調頻備轉容量輔助服務(E-dReg)。」曾總經理談到未來規劃時顯得信心滿滿。
隨著再生能源與電動車快充站的普及,電網調度的複雜度與彈性需求倍增。鋰電池與釩液流電池特性不同,各有所長,若能協同運作,將大幅提升調度效率並延長系統壽命。
「2023 年我們已建置一套表後 Hybrid 儲能系統進行測試,但表前併網型系統因地方政府許可程序較冗長,時程延至 2025 年下半年才會併網。」曾慶文表示,公司已與國內擁有豐富能源管理系統開發經驗的廠商合作,並規劃申請業界能專,共同開發混合式儲能的能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朝整廠輸出海外的方向前進。
談到產業布局與政策支持,曾慶文指出政策通常滯後於市場需求與技術發展,若政策拖延太久,許多資金有限的中小企業可能無法支撐下去,即便有理想與抱負,也容易被迫退出市場。以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為例,雖然備用容量政策最近才剛剛公布,但用電大戶條款議題其實早在四、五年前就已經受到關注,然而多數資本不足的企業已無法撐到現在,市場因此需要一批新的團隊來填補空缺。
「分散式儲能與虛擬電廠的推行是大勢所趨,單靠集中式電網的資源,無法滿足未來能源調度的靈活性與效率需求,而民間擁有豐富的資源,若能妥善利用,將成為最佳的補充力量。」曾慶文舉例,假設將用電大戶條款的門檻從 5000 kW下降至 800 kW,進一步促使企業採取更加積極的能源策略,有助提高市場的投資動力。
「臺灣若希望在國際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必須超前發展。若能領先國外市場,開發比其他國家更先進的技術,不僅能在國內落地應用,還能進一步輸出海外。」曾慶文指出。
儘管臺灣在部分技術方面落後歐美,但相對於全球許多國家,臺灣仍然在亞太地區具有競爭優勢,且更能看見廣闊的海外市場。「我們在這方面也得到許多夥伴的支持,例如,去年我們與幾家國內上市的 EPC 廠商合作,到東南亞國家洽談合作案,期望能攜手更多業界夥伴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曾慶文說明。
儘管目前仍以臺灣市場為核心,永雋科技也積極向外發展。「未來我們希望把臺灣作為基地,持續深耕 ESG 領域,參與包括日內市場、即時不平衡市場等更多種的輔助服務,同時努力將技術與產品輸出到海外,朝著成為全球領導企業邁進。」曾慶文表示。
「新創不代表規模小或資源不足,而是意味著無限可能。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趨勢、聚焦技術,讓淨零碳排這條路走得更快也更遠。」曾慶文的這番話,或許正是永雋科技能在短時間內交出亮眼成績單的最佳註解。未來,隨著永雋科技在各領域的持續發展,或許能在全球淨零轉型的重要舞台上,看到更多臺灣企業的身影與貢獻。
曾慶文認為,新創不代表規模小或資源不足,而是意味著無限可能。永雋科技要做的是把握趨勢、聚焦技術,讓淨零碳排這條路走得更快也更遠。
Reference:
[1] 社區弱電系統是智慧社區或建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負責低電壓範圍內的信號傳輸和控制,與傳統的強電系統(如電力供應)相對。弱電系統在現代社區的安全、管理、通訊及娛樂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並隨著智慧化與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應用範圍日益擴大。
[2] Busway(匯流排)是一種電力分配系統,主要用於在建築物、工業廠房或數據中心等設施中傳輸和分配電力。它是一種結構化的金屬導體系統,由絕緣材料包覆,提供高效、靈活且可靠的配電方式。
更多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