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供電與能源轉型:台電推動虛擬電廠發展的創新作為
穩定供電與能源轉型:台電推動虛擬電廠發展的創新作為

台電中央調度室掌握全臺最即時的電力資訊,時時刻 刻調配電力供需兩端,並透過天氣預報系統,超前部 署讓機組隨時上陣,每天都謹慎應對每一分鐘
採訪、文|吳心恩
台電作為全國電力供應的中樞,近年來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轉型壓力。隨著再生能源滲透率持續攀升、氣候變遷頻傳極端氣候,以及民間資源參與電網調度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在能源轉型時代下確保電網的韌性成為台電必須正視的重要課題。
「穩定供電是台電公司最重要的使命。加上因應氣候變遷以及全球淨零浪潮,『穩定供電』與『能源轉型』是台電的雙重使命。」現為台電副總經理兼數位長的吳進忠強調。他更進一步指出,提升電網韌性主要分為硬體與軟體兩大部分。
在硬體建設方面,台電近年來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建設計畫,從設備升級到智慧電網的導入,均旨在提升系統的防災抗災能力。吳進忠說:「硬體一定要到位,這是我們確保穩定供電的基礎。」

台灣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兼數位長 吳進忠
而在軟體方面,台電更注重如何在有限資源下進行最佳化調度。透過數位化資訊平台,台電能夠迅速掌握全網狀況,做出靈活且精準的調度決策,確保在各種突發狀況中維持系統穩定。
他進一步舉例。「每天從下午 3 點開始,隨著太陽光電逐漸衰退,電力系統進入一個相對具有挑戰性的時段。這段時間內,電力的需求量與再生能源的發電量之間的差距會迅速擴大,對調度員來說,需要非常快速且精準地進行調度應對,保證電網的穩定運行。而更具挑戰的是,這個時段常常會受到各種突發狀況的影響,像是夏季午後雷陣雨的來襲等,這些變數都會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對調度的難度與壓力也大幅提升。」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隨時做好充分準備,這也是最具挑戰之處,資源有限下的最佳調度,我們不能只依賴傳統的調度模式,還必須運用大數據和智能預測,讓電網運轉更穩健。」吳進忠表示。
更多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