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會完成「藍碳方法學」 提交環境部審查

Jan. 29 2024

海委會完成「藍碳方法學」 提交環境部審查

Share

2_280KB.webp (280 KB)
墾丁海草床
(圖片來源:海委會)

「海洋藍碳」在臺灣淨零戰略的「自然碳匯」扮演關鍵角色。海委會委託中興大學完成臺灣本土紅樹林及海草床海洋碳匯「藍碳方法學」文件修訂,將提交環境部審查。

海委會指出,去年委託國立中興大學研擬藍碳碳匯測量標準作業程序及溫室氣體減量方法學,納入過往被忽略的藍碳生態系,如紅樹林、海草床及潮汐鹽沼等沿海植被生態系統。經機關會議及徵詢專家學者意見,完成審查提送文件修訂,將偕同農業部提交環境部審查。除提交審查外,也完成企業海洋藍碳碳權意向調查,促進公私協力,加速朝向達成淨零目標。

根據海委會統計意向調查結果,有購買碳權需求的企業中,高達八成願意購買海洋藍碳碳權,更有近五成企業願意以高於國際市場平均價格購買臺灣藍碳碳權。

1_185KB.webp (185 KB)
屏東大鵬灣紅樹林
(圖片來源:海委會)

海委會分析,企業購買海洋藍碳碳權優先考量的因素,以「永久穩定性」與「交易所公信力」兩項並列第一;「價格高低」與「具 ESG 附加價值」則列第二。另外,企業願意參與藍碳發展的方式則以「資助在地團體」、「認養棲地」及「參與土地復育工作」為主。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提到,濱海藍碳生態系的碳匯營造工作,除了發揮固碳效果也創造生物多樣性環境,達成整體生態棲地復育效益,甚或提高海岸帶抵抗氣候變遷天然災害的韌性。

管碧玲認為,企業參與相關工作可帶來多元效益,除了親近大自然促進身心健康,還有機會獲得碳權,並可善盡社會責任。海委會所屬將加速推廣「海洋藍碳」,並與民間合作促進公眾參與。

EnergyOMNI 全能源 I Enera Media Ltd. 恩能新元傳媒有限公司

立即訂閱,加入淨零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