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會推動永續海洋淨零公正轉型的社會溝通 舉辦「藍色新視界」論壇與協商劇場展演
海委會推動永續海洋淨零公正轉型的社會溝通 舉辦「藍色新視界」論壇與協商劇場展演
海洋委員會於 112 年 11 月 4 日至 5 日舉辦「藍色新視界-公正轉型視角下的海洋與淨零」論壇與「海洋與淨零公正轉型的協商實踐」劇場展演,從海洋視角探討,建構環境、社會與經濟共榮共好的淨零轉型協商路徑。
活動涵蓋海洋、藍碳、海岸社區和淨零公正轉型等領域,邀請利害關係方代表和產官學研參與。論壇主題包含再生能源發展與海岸社區產業及生活的關聯,並探討在地居民與海洋環境的互動關係。劇場則以「離岸風電進行式」為主題,結合藝術行動和社會科學研究,以公開展演方式向大眾呈現如何確保公平,凝聚不同立場與觀點團體的共識。
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文玲在開場致詞中表示,作為海洋事務的協調與統合機關,海委會致力於淨零公正轉型,結合學術資源與在地連結,誠心參與實際社會議題。委員會強調將學術知識應用到實際,透過深入了解當地情況,發現潛在的利害關係人和議題網絡,並將其帶入劇場和論壇討論,持續參與和推動海洋與淨零議題。

(左)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洪文玲|(右)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楊智元
洪文玲表示,在淨零轉型過程中,將對現有經濟結構和社會分配產生衝擊和改變。為確保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必須不遺餘力建立公正轉型機制,追求政策目標的平衡、社會分配的公平和利害關係的互惠包容,確保每個利害關係人的權益都能獲得理解、完善的發展和充分的保護,這是推動相關政策時公務部門最為核心和重視的事項。
本活動由海洋委員會、國發會、臺灣海洋大學、政治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及《EnergyOMNI 全・能源》雙語媒體合辦,先前在彰化、屏東及澎湖等地舉辦多場社區工作坊,透過與在地居民及淨零轉型關心者的意見交流,共同研討淨零轉型、再生能源及藍碳等議題。

(左)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 曾筱君|(右)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盧沛文
劇場演出籌備階段透過公開講座、田野參訪、利害關係人訪談及文獻研究成果的整理,培訓學生與公民演員,探求不同角色立場之間的關聯性,並深入了解各利害關係方的角色與立場,《EnergyOMNI 全・能源》雙語媒體將另行針對論壇活動以及協商劇場的展出,製作論壇中英文字幕精華影片,將成果利用網路擴散,擴大後續影響力。
兩日活動中,「離岸風電進行式」劇場展演深入討論風電計畫的生態保育、漁業資源、地方願景等議題。學生與公民演員扮演不同利害關係人,展現真實議題中的對話,與觀眾互動進行非正式協商,尋求聯盟並共同探討未來的可能性。與此同時,活動吸引了關心海洋、海岸社區發展和藍碳議題的學者、學生、NGO 和公民參與,透過議題盤點和協商對話,研討海岸社區發展再生能源可能面臨的公正轉型問題,提出共榮共生的解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