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妮報報|韓國放寬加氫站爆炸安全法規限制加速氫經濟發展.EEW 為海龍離岸風電項目裝載首批水下基樁.Ocean Wind 與 Zelim 結合 AI 技術增加浮式風場黃金救援期
歐妮報報|韓國放寬加氫站爆炸安全法規限制加速氫經濟發展.EEW 為海龍離岸風電項目裝載首批水下基樁.Ocean Wind 與 Zelim 結合 AI 技術增加浮式風場黃金救援期

|韓國放寬加氫站爆炸安全法規限制以加速氫經濟發展
韓國政府於 2 月 2 日(週五)公佈放寬加氫站 (HRS) 安全法規,計畫在 2030 年將加氫站數量從目前的 192 個增加到 458 個。
研擬放寬取消氫氣設備距離周圍建築物至少 12 公尺的要求,此規定在韓國人口稠密的城市造成加氫站擴建困難。政府計劃用「防護牆」的取代加氫站的距離限制,「防護牆」必須由鋼筋混凝土、混凝土塊和/或鋼板製成,在發生爆炸時以保護第三方財產。
人們普遍認為韓國沒有足夠土地擴建更多的再生能源項目,韓國目前仰賴進口乾淨「氫經濟」,以實現 2050 年淨零排放。但韓國的氫能計畫在 2019 年 5 月遭遇事故,當時韓國政府在江陵市的研究計畫中,其中一個儲氫罐發生爆炸,造成 2 人死亡、6 人受傷,同時摧毀了一個大約半個足球場大小的建築群。
初步調查確定,爆炸起因是氧氣洩漏到氫罐中產生火花引起,並引發了全國各地針對新氫開發的安全擔憂與抗議活動。根據韓國廣播公司 NRK 報告,在韓國氫罐爆炸後一個月,挪威桑維卡的加氫站也發生爆炸,爆炸引爆了車輛的安全氣囊,造成 2 人受傷。兩起爆炸事件發生時間相當接近,無法有效緩解韓國居民的擔憂。
韓國經濟部長於周五召開緊急會議,隨後發布一份新文件《以現場為導向的監管創新計劃,培育世界第一氫工業》(Field-oriented regulatory innovation plan to foster the world’s No. 1 hydrogen industry),表示:「儘管迄今為止監管有所改善,但限制充電站安裝和運營的法規仍然存在。」新文件中建議進一步放寬與氫氣相關的安全法規,包括取消電解系統中對金屬管道的需求,以及在氨儲罐周圍建立堤壩或排放壩,以捕捉洩漏的液態氨。
儘管韓國政府大力投資氫動力道路運輸,人們對替代燃料的熱情似乎正在減弱。根據 Hydrogen Insight 上個月報導,2023 年韓國註冊的燃料電池汽車僅有 4,635 輛,與 2022 年該國保有量的 10,219 輛相比下降了 54%。
|EEW 為海龍離岸風電項目裝載首批水下基樁
EEW KHPC 為 Northland Power 所開發的 1 GW 海龍離岸風電項目日前在韓國光陽港碼頭裝載了首批 12 座水下基礎,將運往台南安平港進行進一步加工,下一批預計將在下個月出貨,共計有 156 座水下基礎將從韓國光陽港運至臺灣。
臺灣預計在 2026 年至 2035 年間建設 15 GW 離岸風電容量,海龍風場一旦建置完成,將成為臺灣最大的離岸風電項目之一,為當地經濟帶來長期永續價值,對臺灣再生能源目標發揮重要作用。
|Ocean Wind 與 Zelim 結合 AI 技術增加浮式風場黃金救援期
Ocean Winds 是 ENGIE 和 EDP Renewables 各持股 50% 的合資企業,與英國新創公司 Zelim 攜手進行浮式離岸風場的人工智慧人員檢測軟體測試。
Zelim 的 ZOE 的 AI 技術可用於監控人員落水,能夠在惡劣的海上條件即時發現和追蹤人員、船隻和其他物體。Zelim 透過安裝在風機上的攝影機,能為 Ocean Winds 在葡萄牙的 WindFloat Atlantic 專案 (25 MW) 做持續監控。ZOE 技術可檢測風機周圍水域中的人員和物體,當有人落水或外部船隻接近風場時,ZOE 會向控制中心直接發出警報,把握黃金救援時間,以提高技術人員和資產的安全性。
WindFloat Atlantic 專案由三個浮台組成,每個浮台支撐一座 8.4 MW Vestas 風機,這些風機用鏈條固定在海床上,並通過 20 公里長的電纜連接到葡萄牙維亞納堡市的陸上變電站。
參考來源:Hydrogeninsight|reNEWS.BIZ|offshoreWIND.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