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float Energy 從零到有的開發哲學 定義更適合在地的開發合作模式_特別專訪 Bluefloat Energy 執行長 Carlos Martin

-Bluefloat Energy 從零到有的開發哲學 定義更適合在地的開發合作模式_特別專訪 Bluefloat Energy 執行長 Carlos Martin

Bluefloat Energy 從零到有的開發哲學 定義更適合在地的開發合作模式_特別專訪 Bluefloat Energy 執行長 Carlos Martin

發布時間: 2022-04-11
閱讀文章
專欄文章

如果你想在浮式專案中取得成功,你需要利用經驗,你需要有一個相較於固定式風場非常不同的邏輯與方法。 這些不同因素中最首要考慮即是能夠支持開發商成功交付浮式風場的供應鏈。

No1_VS1_Front.webp (859 KB)Bluefloat Energy 執行長 Carlos Martin

 

採訪、文|吳心恩

 

根據全球能源顧問公司 Wood Mackenzie 的數據,到了 2025 年,亞洲將超越歐洲成為離岸風電裝置容量最高的區域。若又論最 近離岸風電產業的最熱話題,莫過於浮式風場的建置與開發。

不少亞太地區國家,包括臺灣在內,都逐漸在過去幾年離岸風場的開發過程中意識到沿岸地區即將飽和,若離岸風電產業要持續進行,必須把眼光投向遠岸。各個開發商均在積極深水區的部署,以臺灣而言,超過水深 60 公尺的深水區,對於有意開發浮式風場的開發商亦是充滿機會的所在。

談到浮式風場,除了目前已最大規模商轉的蘇格蘭 Kincardine 浮式風場外,熟悉的人一定也對第一個採用半潛式浮體的浮式風場計畫:WindFloat Atlantic (reference 1) 並不陌生。

從零到有

「當我還在 EDPR 時即擔任 WindFloat Atlantic 的計畫總監。從計畫開展前的準備,到專案進行融資和執行的那一刻,包含取得各項許可和不同利害關係人的同意、專案的所有採購協定細節,同時必須從技術和工程的角度確保所有專案執行,我參與了專案重要的工作處理界面。」現任 Bluefloat Energy 執行長 Carlos Martin 說道。

作為全球現有的三個浮式風場之一,對於 Carlos 個人來說,參與 WindFloat Atlantic 風場開發是一次巨大的學習經歷。該專案的一些關鍵要點在於 : 浮式風場與固定式風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想在浮式專案中取得成功,你需要利用經驗,並具備一個相較於固定式風場非常不同的邏輯與方法。這些不同因素中最首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即是能夠支持開發商能夠成功交付浮式風場的供應鏈。」 Carlos 認為。

當在開發浮式風場之時,其所面臨到最大的挑戰在於當時世界主流的供應鏈和技術以固定式風場為主,沒有太多廠商能夠支援浮式技術開發,有時也必須面對投資人和眾多利害關係人的溝通與協調,才能逐步將專案往前慢慢推進。對 Carlos 來說,Bluefloat 所承擔的重要作用就是與供應鏈密切合作,與專案一起成長,與此同時,也確保開發設計能夠結合本地產業,讓本地供應鏈也可以從發展中受益。

這也是為什麼 Bluefloat 非常關注臺灣。「我們對臺灣特別感到興奮,不僅因為臺灣是亞洲的新興市場,也因為我們專注於浮式風電,我們的成員都具備浮式專案的經驗和專業技術。我們堅信,最終浮式技術會成為離岸風電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這是一個長期目標。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希望將我們在浮式風能的專業知識帶入臺灣,成為臺灣再生能源電力供應系統的一部分。」Carlos 強調。

 

Reference:

1. WIndFloat Atlantic 風場於 2020 年 7 月商轉,採用了三座 MHI Vestas( 現為 Vestas) 8.4 MW 風機,由 EDP Renewables(EDPR) 所進行開發,其背後有 Windplus 集團 (OW 、Repsol 及 Principle Power 所組成的合資企業)所支持,可謂世界上第一個商轉的半潛式浮式風場。

 

No1_VS1_Page.webp (228 KB)

「首件專案」開發的潛力與專案可融資性的重要性

Carlos 認為,儘早讓當地利益相關者參與開發這一點非常重要。「我相信所有開發商都有認知讓所有當地社區、包含漁民等利害關係人共同參與的重要性。他們是專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看到專案未來可能的發展和走向。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這個專案必須可以融資。」Carlos 認為。

臺灣之所以被認為有潛力,正因為所有的產業技術和專案對臺灣來說都是「首件專案」。「臺灣有潛力成為亞太地區浮式風場製 造和發展的心臟。正是因為這些首批專案是產業建立基礎知識的巨大機會,就像葡萄牙和西班牙從 WindFloat Atlantic 計畫中受益, 繼而將自己定位為歐洲浮式風場的齒輪樞紐。首批專案的經驗和執行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Carlos 認為。

即便浮式風場與固定式風場源自不同的技術,也是一種愈趨成熟的技術,因為具備 WindFloat Atlantic 計畫的經驗,Carlos 表示儘早與具備融資潛力的利害關係人接觸非常重要,最好從專案開啟的第一天起就能夠確保可融資性。他打趣著說,畢竟與 WindFloat Atlantic 打交道過,他學習到可融資的關鍵性。「從開發之初就必須關注專案的可融資性,所以從專案的早期階段開始,開發商與融 資界的合作非常重要,我們必須確保專案從第一天起就準備好足夠的開發資金。值得稱幸的是 Bluefloat 的核心團隊成員除了參與過 WindFloat Atlantic 計畫,我們也參與了其他浮式項目的開發,例如 Kincardine 風場,以及日本和歐洲的各項浮式開發項目。」Carlos 說道。

「臺灣缺乏技術這一點,我更傾向於認為是機會。對亞太地區的國家來說,浮式技術勢必在海域相較於固定式風場能發揮著更大的作用。在臺灣,有臺灣海峽可以建置固定式風場,可見浮式技術在臺灣具備開發潛力,但對於日本、韓國或菲律賓等國家,浮式技術卻必然且必須成為再生能源發展投資組合項目。剛前面我們談到首件專案的優勢,看到的不僅僅是風險,而是機遇。當然,產業是否能支撐、供應鏈的建立等,又是另一項重要的考量。」Carlos 說明。

正因為產業剛起步,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開發商勢必要與政府當局接觸,或許會經歷種種溝通和辯證的過程,廠商才有機會藉由這些溝通的過程提供貢獻。「的確,浮式風場的建置需要特殊的補貼,但所謂的補貼有不同的模式,相較於固定式風場發展之初所需要的補貼也不太一樣。我認為臺灣在制定離岸風電發展的路徑方面很聰明,囊括了新式技術的發展,也展現願意學習的意願。確實需要建立一些實績,去說服一些人這是值得去做的,透過實績的建立,了解哪些面向需要支持並讓它快速推進。」Carlos 認為。

浮式風場與固定式風場供應鏈的建置必須並進看待

關於在地供應鏈的參與,Carlos 有著嶄新的觀點。「我們盡量避免與固定式風場所需要之相同類型的設施和資源競爭。我們嘗試將浮式風場作為平行產業發展。因此,專案開發之際就必須將所有可能考慮進來,包含哪些產業可以支援浮式風場開發,甚至具有未來發展性,在浮式風場中,我們有相當廣泛且具體的基礎技術解決方案。舉例來說,固定式風場的水下基礎主要考慮採用單樁還是 Jacket(套管式),但浮式風場的浮體所涉及構面相對來地多元且複雜。」Carlos 說明。

他表示,涉及浮式風場的開發,更要視開發當地的物資和產業結構來判斷,有時必須具備固定式風場,以開發更多的解決方案, 例如浮體的製造物料可以是鋼,也可以是混凝土,但哪一種原物料最適合在臺灣取得 ?「你必須要為臺灣市場找到最好,也最合適的技術。這需要實踐的過程,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或許採用混擬土的設計會比採用鋼材的設計更具體,也更適合臺灣 ? 也可以避免與固定式風場競爭相同的資源。」Carlos 分享道。

浮式風場逐漸在美國成為焦點產業

「本周我在休士頓參加了一場浮動技術解決方案會議,我認為美國和臺灣在離岸風電產業發展的路徑上有相同點。美國的首件專案也是固定式風場,就像臺灣一樣,在固定式風場的開發和建設容量相對較多,但美國有更高的雄心壯志,目前,浮式風場也逐漸在美國成為焦點。」Carlos 表示,當看到浮式技術正成為美國離岸風電計劃的核心項目,他由衷感到興奮。

目前美國也有越來越多工業和企業對浮式技術的應用展現出很大的興趣,像臺灣一樣擁抱這個機會。

他表示 :「以美國來說,浮式風場項目將會以西海岸為主,美國西海岸海底相當深,所以需要浮式風場。有趣的是西海岸最初是以固定式風場發展起來的,但像緬因州,甚至其他區域如新英格蘭州,現在也正在規劃浮式風場。這是我們所看到與臺灣非常相似的方法。所以這非常令人興奮。作為美國的責任公司,我們相信未來美國和臺灣在風電開發領域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與沃旭、Falck Renewables 的合作

今年 Bluefloat 與沃旭及 Falck Renewables 共同合作取得了 ScotWind 浮式風場計畫,其總建置規模高達 3GW。該風場位於凱瑟尼斯 (Caithness) 附近,威克 (Wick) 以東約 50 公里處,標案中 60% 的水域獲得開發許可,初步估計將達 15GW 的潛在產能。

Carlos 興奮地談及,這項合作很可能成為浮式風電產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再一次,浮式風場在蘇格蘭得到巨大的發展。「這項計畫對於全球浮式風電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高興看到我們是獲得最多開發容量的公司之一,並被授予 3 個專案,完全接近 3GW 的潛在容量。我認為,在這個項目中與在地合作的模式對於我們在臺灣市場的開發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我們深知合作夥伴關係的重要性。蘇格蘭政府也希望確保藉由專案獲得當地工業發展的機會,可以說我們從申請階段就積極參與地方,並與當地供應鏈及社區接觸。」Carlos 說道。

 

 No1_VS1_5.webp (78 KB)

 

此項計畫可以說結合了 Ørsted 於開發和建設離岸風電項目的專業知識,同時結合了 BlueFloat 在浮式風場開發的專業技術,以及 Falck Renewables 在蘇格蘭社區積極參與和全球再生能源專案開發的良好記錄。也是 Ørsted 自發展以來的第一個針對浮式項目的合作夥伴關係及第一個大型浮式風場開發項目。

「這就是我們正在採取的方法。有幾種形式,例如商業合作, 共同投資發展,與當地投資者接觸和合作,加入供應鏈,加入開發技術和製造過程,加入學研的合作,一方面可以確保浮式項目可以 臺灣熟知的的方式進行,同時也為臺灣成為下一個浮式風場開發建置區域做好準備。」Carlos 表示。

供應鏈的建置必須採具體且階段性地進行

與在地的合作往往風險與機遇並存。Carlos 認為,在尋找當地合作夥伴時,端看從哪一面向切入,可以是從投資的角度,也可以是從工業的角度,甚至是從技術和學術的角度來切入。BlueFloat 所尋找的夥伴並不是對政府有影響力的組織,而是更傾向直接與政府對話,讓企業得以分享經驗,甚至,作為思想夥伴,大家有志一同確保浮式技術產業在臺灣扎根。

「我們的目標是確保開發專案盡可能地融入當地環境,並最大限度地提高供應鏈和當地工業能量,如果我們在當地合作的夥伴,能將這項專案視為機遇而不是風險,也更加是一項發展經濟的機會,順勢就能避免許多無法事先界定的風險。這是我們與當地合作夥伴的主要目標。至於與政府的溝通,我們希望進行非常公開和透明的討論,讓政府可以依靠我們。」Carlos 強調。

至於浮式風場供應鏈的建置,Carlos 認為其中關鍵的因素還是在於浮式風場開發商和對浮式技術的掌握度,再定義供應鏈是否能採用相關技術。「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採取一些不同的方法,首先考慮臺灣等新興市場中已既定存在的能量,再透過專業技術將這些能量得以有效發揮。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重要因素,否則無論是廠商、開發商或政府都將面臨大規模投資的風險,而這些投資項目很可能不是絕對必要的。」Carlos 表示。

其次,供應鏈應該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實施。Carlos 認為,供應鏈必須先規劃出發展路徑,如果想在第一天起就做到 100%, 那將是非常困難且不具體的目標。如果從 30% 開始發展,然後 50%,依此類推,即為產業設定了長期目標,使產業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達成這些目標。

「臺灣必須正視並考慮將作為產業出口樞紐這一個可能性。你必須從區域發展的角度來考量。從一開始就很難證明 100% 國產化的合理性。如果臺灣計畫未來提供相關產業的出口,而其他國家也採納了同樣的國產化政策,產業將很難往前推進,所以這是一個長期計畫,關於產業發展路徑是否定義明確,也涉及區域國家間的合作,這才是最大化國產化項目效益的最佳方法。」Carlos 認為。 

 

No1_VS1_6.webp (95 KB)

  

 團隊介紹 BlueFloat Energy

BlueFloat Energy 是領先的浮式風場開發商之一,在世界各地開展海上風電專案,加速海上風電的全球部署,作為能源轉型和經濟增長的關鍵推動因素。BlueFloat Energy 由可再生能源專業人士創立,彙集了漂浮式海上風電專案設計,開發,融資,建設和執行方面無與倫比的專業知識。BlueFloat Energy 由 547 Energy 提供支援,547 Energy 是 Quantum Energy Partners 致力於潔淨能源所投資的平台。547 Energy 旨在與推動綠色能源經濟增長的創新公司合作。Quantum Energy Partners 是世界領先的專用能源投資基金之一,自 1998 年成立以來,其投資組合管理著超過 170 億美元的資產。  團隊介紹

 

 

 

 

 

 

更多相關文章

EnergyOMNI 全能源 I Enera Media Ltd. 恩能新元傳媒有限公司

立即訂閱,加入淨零世代